为智慧养老注入更多“智慧”
为智慧养老注入更多“智慧”
近日,坪山区举行“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试点”合作签约仪式,坪山区民政局、马峦街道办事处、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三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民生工程,落实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25%,而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14%,在今年的全国中,“养老”不出意外地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之一。年轻的深圳,在应对养老问题上也当未雨绸缪。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智慧养老日益成为媒体上的一个热词。所谓智慧养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解释,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深圳信息技术相对发达,在开展智慧养老方面具有*优势。
去年发布的《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指出,深圳将加快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并将“养老工程”列为12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加快推进养老设施建设。
而早在2016年,坪山就成为广东省首批5个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试点区之一,也是深圳市的一试点。到了2018年,坪山区把试点范围从原来沙坣社区扩展到了整个马峦街道。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开发,这个项目共设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实现线上服务门户与线下服务机构对接,构筑了、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格局。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很多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深圳推进智慧养老仍有不小的空间,为智慧养老注入更多“智慧”,率先试点的坪山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金中公司开发的智慧养老系统是在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和养老服务体系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创建 “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并且涵盖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通过跨终端的数据互联及同步,连通各部门及角色,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管理闭环,实现老人与子女、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及时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