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品尚永恒 建材家居商城网 建材市场特别篇——伪科普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汶川地震后的残骸就是建筑垃圾,仅汶川地震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达六亿吨。
事实上,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其危害在于:
*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
其次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现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很明显,现在的处理方式并不合理。
建筑垃圾中的惰性物质,比如建筑材料残片、碎石、泥土、混凝土等,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如果惰性建筑垃圾没有被活性垃圾污染,则可以用作回填材料,甚至经过一定的处理还可循环用于新的建筑产品生产。
其余部分则为活性建筑垃圾,如竹子、木材、包装材料和其他有机物质。而活性建筑垃圾通常只能用深埋的方式加以处理。
建筑垃圾分类示意图
就让我来介绍几种常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方式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按集料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集料全部为再生集料;粗集料为再生集料、细集料为*砂;粗集料为*碎石或卵石、细集料为再生集料;再生集料替代部分粗集料或细集料。
上图青岛海逸公园六号工程就大量运用了再生混凝土
此外
还有再生路面、再生砌块、填海造陆等诸多再利用的方式。
新西兰全部运用再生材料的路面
合宁高速路面维修中运用再生路面,节省可达两百万元
在国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这方面起步比较早。
澳大利亚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墨尔本和悉尼等城市开始利用再生骨料。
在日本,建筑垃圾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瓦楞纸板、建筑木块、金属碎块、混凝土、含水分垃圾、空瓶等八种。除分类回收各种资源外,混凝土在粉碎之后用于建筑路基,基本上物尽其用。而且在日本*的指导下,日本很多民间企业都在积极开发建筑垃圾的利用方法
在北欧,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了*学术组织以促进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研究。
而国内虽然起步晚,但是随着新《乌鲁木齐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各地文件的发布,*强制要求处理,对相关企业大力扶持,这方面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