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青贮圆捆打捆机 制作青储秸秆饲料的过程
青贮主要是利用青贮原料上附着的“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以糖元、水分、厌氧环境、温度、避光等为条件,通过乳酸菌发酵作用,将青贮原料中的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变成乳酸等**酸,增加青贮料的酸度(PH4-4.2),从而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加之厌氧环境抑制了霉菌的活动),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并达到减少营养损失的目的。
二、青贮的发酵过程
1、预备发酵期(也叫耗氧发酵期)。
由于青贮饲料颗粒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空气,各种好氧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旺盛地得以繁殖,包括腐败菌、酵母菌、肠道细菌和霉菌等,而以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群细菌占优势。这期间青贮料温度会有所升高,如果密封不好或不及时,还会发生青贮料发粘、发黑现象,甚至造成青贮失败。预备发酵期通常在青贮封窖前后两天内结束,耗氧发酵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短证明青贮料压得越实,封窖的时间越及时,青贮的效果越好。
2、酸化成熟期(也叫厌氧发酵期)
随着耗氧发酵的进行,青贮料间残留的氧气很快被耗尽,形成了厌氧环境。这样就逐渐的变成了有利于乳酸菌生长的环境,乳酸菌则旺盛地繁殖,初期是乳酸链球菌占优势,其后是较耐酸的乳酸杆菌占优势。乳酸菌的繁殖过程就是产生乳酸的过程。当青贮料中的**酸积累到湿重的0.65-1.3%、PH值小于4.5时,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活动便被抑制,使饲料进一步酸化成熟,青贮料逐渐进入保存期。厌氧发酵期一般需要20天左右,温度低时发酵期时间就长。
3、保存期
当乳酸菌产生的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并开始逐渐死亡。 当乳酸菌积累到青贮料湿重的1.5-2.0%,值约为4-4.2时,青贮料在厌氧和酸性的环境中成熟,并长期保存下来。
三、玉米秸秆青贮圆捆打捆包膜青贮技术规程
1、选择青贮原料
传统玉米秸秆青贮大多利用收穗后的秸秆直接去除杂物和根茎进行调制。而该技术则要求秸秆的含水率控制在45%~60%之间。玉米收获后一般秸秆水分含量较大,需晾晒;玉米干秸秆则需适当加水以达到湿度。
2、挤丝揉搓
使用机械对秸秆进行压扁、挤丝、揉搓的精细加工,变横切为纵切,又通过切揉过程破坏秸秆表面的硬质茎节,使秸秆成柔软的丝物。
3、添加菌种
秸秆揉搓成饲草后,保鲜存储是个大问题,一般袋装70d后就会发霉变质,而添加了微生物菌种后,可确保饲草营养品质、增加柔韧、膨胀度,并带有浓郁果香。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菌剂倒入200mL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l~2h,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使用。配置菌液时,要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然后将其均匀喷洒在秸秆草丝上,充分搅匀即可。喷洒菌液水时,要有计划地掌握应喷洒的数量,使秸秆含水率在45%~60%之间,否则过湿易烂干则效果不佳。
4、打捆压实
主要是将物料间的空气排出,较大限度地降低秸秆的氧化。该工序是由打捆机来完成的,一般草捆容重为500~600kg/m3,压缩率40%左右。
5、裹包
草捆需用专门青贮塑料拉伸膜包裹,这样将处于一个较佳的密封发酵环境。经3~6周,较终完成乳酸型自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
四、青贮的意义:
1、营养丰富
青贮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晒制干草养分损失20%-30%,有时多达40%以上,而青贮后养分仅损失3%-10%,尤其能够有效地保存维生素。另外,通过青贮,还可以消灭原料携带的很多寄生虫(如玉米螟、钻心虫)及有害菌群。据测定,在相同单位面积耕地上,所产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比所产的玉米籽粒加干玉米秸秆的营养**高出30%~50%。
2、增强适口性
青贮饲料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尤其在枯草季节,家畜能够吃到青绿饲料,自然能够增加采食量。同时还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对提高家畜日粮内其他饲料的消化也有良好的作用。实验证明:用同类青草制成的青贮饲料和干草作比较,青贮料的消率有所提高(见下表)。
青贮料与干草消化率比较( % )
种类 干物质 粗蛋白 脂肪 无氮浸出物 粗纤维
干草 65 62 53 71 65
青贮料 69 63 68 75 72
3、提高产奶量
大量的饲喂实验表明:饲喂青贮饲料可使产奶家畜提高产奶量10%- 20%,提升幅度受青贮原料的营养含量及青贮后品质的影响。
4、制作简便
青贮是保持青饲料营养物质较有效、较廉价的方法之一。青贮原料来源广泛,各种青绿饲料、青绿作物秸秆、瓜藤菜秧,高水分谷物、糟渣等,均可用来制作青贮饲料;青贮饲料的制作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制作工艺简单,投入劳力少;与保存干草相比,制作青贮饲料占地面积小,易保管;
5、保存时间长
青贮原料一般经过40天—50天的密闭发酵后,即可取用饲喂家畜。保存好的青贮饲料可以存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青贮饲料不但是调剂青绿饲料欠丰,以旺养淡,以余补缺,合理利用青饲料的一项有效方法,而且是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快速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也是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强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有力措施。
五、其他青贮方式
1、袋贮(质量好,成本高)。
2、抗贮(适用于小户,取料不方便)。
3、沟贮(要注意防鼠、防水)。
4、酸贮(甲酸,适用于豆科青贮,成本高,有腐蚀性)。
5、混合贮,两种以上大宗原料混合贮。
6、加尿素青贮(去毒青贮)。
7、加盐,加菌青贮。
8、半干贮、干贮。
9、搭贮、垛贮。
10、菌贮。
六、青贮圆捆机青贮的好处与**分析
1、能有效地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一般青绿植物在晒干之后,营养**降低约30-50%,但青贮仅降低3-10%。青贮饲料中还大量乳酸、微生物菌群蛋白,这些都是鸵鸟必需的营养物质。
2、青贮提高了青绿饲料的适口性,青贮不但可以很好地保持饲料的鲜嫩多汁,还可以产生酸、甜、酒味及特殊清香味,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较高。
3、可以扩大饲料来源,鸵鸟不喜欢吃的青粗饲料可以通过青贮,改变其适口性。
4、为鸵鸟在干草季节提供多汁饲料。
5、保存时间长,解决了市场短缺应急问题。
6、青贮饲料中的粗纤维是鸵鸟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粗纤维的营养是酸代谢的基础物质,是部分能量的来源。是刺激肠胃蠕动的加
速器,也是肠胃蠕动动力的传递物质,肠胃蠕动越快,动物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增加采食量,就会提高生长速度。肠胃蠕动慢或因缺
乏粗纤维就会造成肠积粪,发生便秘。巧妙地利用粗纤维,是草食动物提高生产水平的有力手段,或者说鸵鸟饲料的精、粗比例是
关系到鸵鸟营养平衡的较基础、较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也是青贮饲料的**所在。
7、青贮原料的性价比:一般情况下,青贮原料单价0.15元/公斤的就要考虑选择其他原料。青贮从地头到青贮窖,原料的水分损失很快,重量会减轻,重量损耗很大,一个0.15元/公斤的青贮原料,真正吃到鸵鸟嘴里有可能已变成0.20元/公斤,还有铡草时随风飞扬和运输环节抛洒的浪费,都会无形中加大原料成本。
七、青贮的适用范围
1、青贮适用于原料来源广泛的地区,如玉米、高梁、甜菜渣、甘蔗渣、果渣、薯渣、糟类、牧草、藤、蔓儿、缨子、皇草、象草苣菊草、苋菜类、籽粒苋、苜蓿等。
2、适宜于规模养殖的个体,适用于能够配得起设施(窖)、设备(铡草机)的养殖户。
3、适用于规范养殖的个体,懂青贮、会用青贮的个体。
4、四月龄以前的鸵鸟不能使用,四月龄以上的鸵鸟使用量也不要**过一半,大鸟可增大用量。
5、要具备二次揉搓设备条件。
八、青贮的发展前景
酸贮、混合贮、多菌种青贮、深层次发酵青贮。
1、酸贮与商品青贮料。酸贮很容易工业化生产,酸贮的质量好,绿色。
2、混合青贮有利于开发饲草资源,提高劣质饲料质量,如藤、蔓儿、缨子、糟渣的利用。
3、多菌种青贮有利于改善青贮饲料品质。提高青贮饲料营养水平和提高青贮的消化利用率,如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提高粗蛋白的利用率。
4、深层次发酵青贮,实际上完全摆脱了现行青贮模式,是环境自动控制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从而彻底打破了“青饲料贮存”的模式
。它的任务是生产营养物质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用简单的原料,科学的方法生产单一或多种营养物质。甚至可以想象用生物的方法生产出全营养日粮。